close

 


DAY 3 18/12/2010 (終)


 


大阪 à 大阪歷史博物館 à 大阪城公園 à 大阪城天守閣 à 京都 à


金閣寺 à 嵐山(花燈路) à 竹林步道 à 嵐山公園 à 渡月橋  à 


 9h hours capsule


 



我在中之島公園附近的阪急嵐山站離開,乘坐阪急嵐山線往桂站轉車到河原町站,再步行回酒店。此程車費為220yen



日本的地鐵車費其實也差不多,於同區行走的話大概也是200日圓左右,但相對香港的來說,也是有點貴的。因此如果行程需要整天乘坐多次列車的話,購買一日票會比較實惠。其實我很喜歡這裡,帶點鄉郊的感覺,而且那些電車也很有懷舊的味道。



回到河原町,還不到八時半,於是我便在附近的商店街逛逛,之後便回酒店去。回到酒店附近,又忍不住逛逛周邊的商店。大部份的商店於晚上八時便關閉,只剩下一些書店、雜貨店及食店仍然營業。我走進「信長書店」,打算碰碰運氣,看會不會有綾瀨遙新出的年曆。我在書店內逛了十分鐘左右,也找不到,便去問問店員,怎料年曆就是放在收銀處的旁邊。以下的對話為日文...


我問:「你好,請問有沒有綾瀨遙...」


店員搶著說:「相片?」


我回答:「月曆。」


然後他就走到我身旁,指示我面前就是明星的海報及年曆。他最後也替我找出了綾瀨小姐的,可是這個是大的,而我想要的是那座枱的細小款式。


我問:「有小的?」然後他又找了找,找不到就從旁出一本書刊來,便說了一埋話(我聽不明白,但內容應該是):「所有的款式都在這本catalogue內,綾瀨遙的只有大...」他邊找邊說。我則擺出一副不解的表情,未幾他便在其中一頁找出綾瀨遙的年曆資料,這刻他才發覺原來真的有小的版本!不過,他最終也說他的店沒有...雖然只是跟他說了幾句簡單的日語,但成功的溝通令我感到很滿足,不竟學日語也有一年多吧(日語那麼差,還敢說學了一年?哈!)!最後我也只好離開,因為大的售價要二千多日圓,而且像A2海報的呎吋,就算我買了也不會用...



最後我也只好返回酒店去。而這晚我選擇的是日本著名的「膠著酒店」(Capsule Hotel),又稱「棺材酒店」,住一晚大概需要4900yen左右。以往這些酒店是為方便男士們晚上應酬後趕不及最後的火車回家而設的,但現在女士也可入住,而且酒店會分開男女層,其實也很安全。不過由於傳統的「膠囊」比較陳舊,並不是我的選擇。而最終我選擇了位於京都,開業只有一年左右的9h Hours Capsule




9h走的路線跟傳統的「膠囊」不同。它賣的是其簡約的設計、概念及理念。首先,它是由日本著名設計師柴田文江、廣村正彰連同中村隆秋共同合作的成果。有別於傳統商旅制式的框框,9h運用日本簡約的設計美學概念,以「1小時梳洗,7小時睡眠,再加上1小時休息」為理念,打造出富時代感而又舒適的空間予住客度過短短的一晚。




9h的服務可算是「一氣通貫」的。它的概念不像後現代(Post-modern)般的零碎及多變,它可算是一整體及連貫的。甫由一進門開始,你便開始感受到它提供的服務。首先,進門時如一般日式旅館一樣,先要把鞋除掉,而不同的是它很貼心地為各住客預備了鞋櫃。



然後,辦妥入住手續後,住客便可把大件的行李存放於大堂的儲物櫃,之後再掌住需要的用品乘坐指定性別的升降機到梳洗的樓層。那裡設有儲物櫃,櫃內提供酒店內專用的衣物、毛巾、牙刷、洗頭水及沐浴露。更衣後便可往旁邊的浴室淋浴,而男士的浴室還設有浴池。這裡的一切也走簡約的路線,由洗手間的洗手液到飲用的食水,也是屬同一系列的設計。





沖洗身體、換上酒店的衣物後,便可回到指定樓層的Sleeping Pod。這裡的「膠囊」比傳統的大,配上特製的枕頭,比一般的較為舒服。不過我不喜歡那裡的被單,質感比較「乾燥」,動起來會發出「沙沙」的聲音,有點擾人。另外,這裡的「膠囊」不是密封的,沒有門可以關上,只有門簾作阻隔,因此這裡不設電視。而且這裡的宗旨是休息,所以酒店內並沒有提供什麼娛樂的設施。




Sleeping Pod共分兩層,像一個個的機倉,而我則睡在上面的那層。Sleeping Pod內的時鐘設有響鬧的功能,而它還有特別的Sleep設定,輸入起床的時間後,燈光會慢慢轉暗,然後燈光會隨住起床的時候而漸漸亮起,情況就像天光的原理一樣。




另外,大堂設有Common Area,附有插頭供住客自備的電腦充電。我也在梳洗過後到了大堂上網,翻查一下資料,向酒店職員問路(這酒店有一女職員的英語不錯,算是我這五天內碰到英語說得最好的一個),便去睡了。這天應該是我這五天內最早睡的一天。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plus 的頭像
Cplus

!~ 施情寡意 Living Like A Traveller ~!

Cp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