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3 18/12/2010 (上)
大阪 à 大阪歷史博物館 à 大阪城公園 à 大阪城天守閣 à 京都 à
金閣寺 à 嵐山(花燈路) à 竹林步道 à 嵐山公園 à 渡月橋 à
9h hours capsule
來到大阪的第三天,終於發生了不如意的事,但我相信正正因為這些遺憾,才會令旅程變得更難忘。昨晚很晚才睡,本已經調較好電話鬧鐘,可是自己卻多手地把鈴聲轉了,結果最後錯過了鬧鐘,差不多九時才起床。而最尷尬的是我要到有職員推門而進的那刻,我才知道自己睡過了頭,幸好那是個男的,要不我更會覺得不好意思。馬上起床,趕快地梳洗後,我便急忙地辦理退房手續。其實也沒有什麼手續要辦,只是需要交還有關鎖匙罷了。幸好我早一晚已經把行貨收拾妥當,要不是當時肯定會更狼狽。
最終我也順利地出發。首先我把行李包寄放在酒店,然後展開最後半天的大阪之旅,下午便會到京都去。早上的天氣很清涼,但不及想像中那樣冷,好幾天我也只是穿了兩年衣服加一件外套,在較冷的那天則貼上了兩片保暖貼而已。我從動物園前站坐堺筋線往堺筋本站後轉乘中央線往谷町四丁目站,大概需時十五分鐘左右便到達。從地鐵站出來後,我便看到大阪歷史博物館在我的眼前。我見時間尚算充裕,而且不用入場費(大阪周遊卡優惠),便去參觀一下。
不過這裡的展覽不太吸引,主要介紹大阪市的發展歷史,我逛了半小時左右便離開。館內有不同的模型,重現古時大阪市民日常生活的片段。另外也有介紹古時官員的衣著、舊有的玩意及消遣活動,而最吸引的要算是那些舊市集的擺設,看來很迫真。
返回大堂後,我發現聚集的人愈來愈多,而且大部份也是小朋友。剛巧在大阪歷史博物館旁建有NHK大阪放送會館,會不會是電視台有特別的展覽供小朋友參觀?
步出博物館後,我便治著大阪城公園的方向進發,橫過幾條斑馬線後,便到達公園的範圍。晨早的公園遊人也不少,而且剛巧遇上學生在練跑,毫不熱鬧。
大阪城公園開設於1931年,總面積達百多公頃,大概等如五個半維園的大小。園內種植了不同的樹木,當中最美的算是櫻花、梅花及桃花,因此四季也具有不同的景緻。可是,我去的時候正值深秋,什麼花也沒有,連紅葉也差不多全落了。整座大阪城被城牆及護城河所包圍,若在古時候相信也很難攻破。
而我則在大阪城公園的一角看到有新人拍傳統結婚照,不知那裡是不是拍照的熱門地方?在我正式前往大阪城天守閣前,我先在附近吃些東西作早餐。那時仍是早上十時左右,小食店看來也像剛剛營業,我便隨意指了一種食物。我本以為它應該是大阪燒的東西,怎料最後它竟然是一塊野菜炸物!也只好怪自己貪平吧!不過味道也不錯!從大阪城公園步行往天守閣也要走一段路,大概要走十多分鐘吧,但沿途的景色也不錯,讓人跟大自然連成一體,心曠神怡。
終於到達著名的大阪城天守閣了!這裡的遊人眾多,亦有很多的旅行團參觀。我在天守閣附近拍照留念,可是此時正值深秋,欠缺一片花海的襯托。拿著大阪周遊卡,要登上天守閣是免費的,要不是便要付600yen的入場費!天守閣樓高八層,二至七樓介紹豐臣秀吉時代的大阪狀況,而頂層則為展望臺,從地面上六十米高處飽覽大阪城一帶的秀麗風景。
天守閣內除了展板及一些文物展品之外,最特別及吸引的地方要算是位於第七層的「佈景太閣記」。透過高科技影像,以栩栩如生的透視動畫描繪豐臣秀吉的生涯,的確精彩,不過閣內禁止拍照,不能展示給大家看。除此之外,二樓也有「頭盔、陣羽織試穿體驗」,只要付幾百日圓便可試穿傳統的服飾拍照留念。日本的景點多有紀念蓋印,供遊客留念。遊覽天守閣後,令我有所反思。我們平常說要保育,要保留歷史讓新一代認識過去。但天守閣這幢數百年歷史的古城,內裡卻裝修得美輪美奐,究竟這是幫助了它、還是傷害了它?我會想,可以在旁設立另一博物館,而天守閣則保留舊貌,讓遊人體驗古時的遺址,會比現在的好嗎?不過在商業化社會的迫使下,很多時候所謂的保育、文化遺產,很可能已經成為商品的一部份了,這是社會發展的一大悲哀。
從天守閣下來後,我本打算坐坐大阪城小火車,可是一來到車站便看到火車駛過,細看之下發現原來火車的班次很疏,最後我只好放棄。另外原本我的行程還包括乘坐附近的水上巴士Aqua-liner遊覽,不過時間緊迫,最終也被迫放棄。然後,我便查找最近的地鐵站,準備回酒店取回行李,往大阪去。
最後,我沿著指示牌步行,穿過公園後便走到森宮站。沿途的景色秀麗,我想櫻花盛放的時候一定更加美麗。這裡的欄柵絕不普通,配上鳥兒的雕刻,在平凡之中更覺有藝術的蘊味。之後,我便乘坐中央線往本町站再轉回御堂筋返回動物園前站。日本的地鐵設有女性專用車廂,於繁忙的時候減少女性受到侵犯的機會,但如果侵犯的人也是女性呢?
回到酒店,匆匆忙忙取回行李後,我便趕往京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