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2/2011 (THR) DAY 3
新月商旅[中山站]> [臺北車站]>[瑞芳]>[菁桐]礦業生活館>[平溪]平溪老街>[十分]十分老街>靜安吊橋> [瑞芳] 美食街>[南京東路站]台北小巨蛋>[中山站]新月商旅

由於今天要前往平溪,加上又要趕回台北小巨蛋看五月天演唱會,所以行程不得不排得密密麻麻。我們早上6時便起床,天色仍然昏暗,梳洗、換衣服後,大概7時左右便出發。離開酒店時,我們才發覺天氣好像跟電視的天氣報告不一樣,驟雨下的天氣比想像中冷,而我們卻沒有穿厚厚的外套,而這亦將是我行程中一大錯誤,後悔沒有返回酒店換外套!

之後我們便坐的士往台北車站去,車費大概NT$100左右,省卻了於冰冷的天氣下步行10分鐘到捷運站之苦。來到台北車站也不過7時多,離我們坐車的時間還剩10多分鐘。於是我們便到站內的便利店買早點,最後找來一個熱騰騰的肉包。


火車站的月台供不同型號的列車使用,由於各款列車的長度不一,因此月台上張貼了火車停泊的指示圖,方便購買了對號座的乘客。台鐵主要可為區間車、區間快車、莒光號、自強號、太魯閣號等車種,前者則為每站停泊,且不設劃位,後數者則停泊主要車站,因此長途來說是比較快捷。


這天我們坐的是自強號,總站是花蓮,從台北車站出發到瑞芳站,大概需要1個小時。跟高鐵相比,台鐵的車廂比較陳舊。我們在火車上睡了一會,不知不覺便到達瑞芳站。

瑞芳可算是台北近郊旅遊的中轉站,你可以於這裡轉乘公車往九份,又或轉乘其他列車往平溪、基隆又或宜蘭。



下車後,我們便在同一月台購買平溪線一日券,每位NT$52,一日內可於所有車站(瑞芳往菁桐)無限次上落,非常方便而且划算。

往平溪需要坐平溪線列車,班次非常疏落,大概1小時一班,所以前往的朋友要特別注意時間的安排。如是者我們往下走,穿過隧道到達另一月台,等待下一班往菁桐的列車。

這天的天氣有點差,下起連綿細雨,顯得份外冰冷。坐在客人稀少的月台上,全身也感到冰冷,不禁再三後悔沒有穿厚外套出外,亦沒有帶保暖貼。

等了大概10分鐘左右,列車終於到站,我們也趕快上車。時間也許太早了(才早上8時40分),車上的遊人不多,大部份也是本地的居民。平溪線的鐵路早期用於運煤,後來被收購及開辦客運,至今已服務了80多個年頭。平溪線的列車大部份也有彩繪的車身,橙跟黃的主色調令人眼前一亮。

不過車廂有點陳舊,感覺像日本的電車。再者列車的車速不快,由瑞芳坐到菁桐要用上1個小時左右。

這次,我們先往菁桐站去,然後再返回平溪及十分,避免走回頭路而浪費時間。下車後,我們在車站內發現了「空襲疏散避難圖」,相信是數十年前遺留下來的歷史痕跡。菁桐站跟平溪線的其他車站一樣,保留了最古舊的木製車站月台,怪不得吸引那麼多的鐵路迷前來朝拜。


而菁桐站的地上亦有用小磚拼成的圖畫,為這站加添了懷舊的味道。


台灣吸引人的地方,除了是它的風景、美食之外,可說是紀念印章了,差不多在每個列車的月台也可以找到紀念印,而且每個也獨一無二,令人愛不惜手。台北鐵路局更出版了名為「鐵道旅行.幸福100」的紀念冊,可於台鐵100個幸福車站蓋印,極具紀念價值。也許天氣太冷及太早,加上下著毛毛細雨,這天的遊人並不多,菁桐的老街顯得有點冷清。


我們第一站的目的地便是車站旁的台灣鐵道故事館。這裡可買到各式各樣的紀念品以及明信片,而且可以即場投寄,更備有多款印章供遊人使用。我們一口氣買了數張明信片及紀念品(當中包括沒有用的小車票數十張),連隨填寫及蓋上各款印章,便把明信片交給店主替我們投寄。

店外放置了一個幸福郵筒,相信只是用作裝飾而已,畢竟這裡出名的就是寄明信片!


這裡亦隨處可見一串串的竹筒,上面寫滿了遊人的願望,牽在荒廢了的煤礦站附近的地方。可是現在不太流行這種許願的玩意了,取而代之的是放天燈。再往前走一會,便會看到選洗煤場,是舊有採煤的遺址,現在已經荒廢,但亦作部份開放供遊人參觀。



再往外走,便會看到菁桐的礦工地標,為一個採礦工人工作情況的雕塑,充分表達了這裡是煤礦之鄉。地標旁有數間小店,我們往其中一間買了熱騰騰的薑母茶驅寒,果真有效。


之後,我們便返回車站那面,往礦業生活館去。館外放置了一塊有關菁桐歷史的木牌,簡單介紹了自1921年平溪鐵路興建後的發展歷程。

礦業生活館原址為木造的礦工宿舍,及後改以磚頭改建,自礦業沒落後開始空置,到最後改為地方文化館。

作為菁桐的地標,當然有它獨特的紀念印章!整個展館共有兩層,主要介紹菁桐地方的發展歷史,以及設有不定時的專題展覽。內容大都是展板,而且欠缺多媒體的資訊,比較單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