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急行關西一星期 2012 [DAY 6] Part C


25/7/2012







[大阪] Hotel Chuo > [京都] Citadines Kyoto > 浴衣@夢館
> [
清水寺] 清水舞台 > 音羽之瀑 > 地主神社
>
二寧坂 > 三年坂 > [八坂] 八坂神社
> [
祇園] 花見小路 > 京都塔 > Yodobashi





八坂神社位於京都市的東山區,創建於656年,為全國約三千多座八坂神社的總社,吸引了無數的信眾前來參拜。八坂神社因臨近祇園,故又被稱為祇園社,自古以來香火也很鼎盛。





 





八坂神社的信眾主要前來祈求消災解厄及生意興隆,而且一直也覺靈驗。舞殿上掛有裝飾的燈籠,天黑時便會點亮,而且燈籠帶有公司的寶號,多為附近一帶的公司所贊助供奉,祈求一切順利。



 





八坂神社主要供奉了「素戔嗚尊」、「櫛稻田姫命」及「八柱御子神」等神明。



此外,這裡亦有其他的小型神社供信眾參拜,當中以緣結之神最受歡迎,不少年青人也前來祈求姻緣。





因此,八坂神社也成為日本人其中一處熱門的傳統婚禮場地,而且更有多款的結婚式可供選擇。








神社亦有自動販賣機售賣限定的祇園水,據說採自神社內美御前社的深層泉水,具美容的功效,而且亦有淨化心靈的作用。





 



我們最後於正門離開,經過日本指定重要文化遺產的西樓門。



大門對出便是繁華的街道,步行不遠更可到達祇園的花見小路。





 



花見小路是一條保持了京都傳統歷史風貌的著名街道,以往兩旁盡是古色古香的茶屋及高級餐館,全盛時期多達700間,而且舞妓、藝妓的人數更接近3000,可想像其熱鬧的景況。可惜此情此景已不復再,但現在仍吸引國外內的遊客前來,希望一遇傳統的藝妓。





 





隨便走了一趟後,我們便朝河原町的方向走,路經一間細小的觀音堂,便進內參觀一下。






之後,我們於附近的店舖逛逛,最後買了一些青蛙的精品。







我倆走了大半天,已經感到疲憊不堪,所以看到有巴士站便打算隨便坐一輪返回酒店附近,畢竟我們手持的KANSAI THRU PASS可任意乘坐,就算坐錯了巴士,也不用擔心車費。



最終,我們登上207號巴士返回酒店附近的夢館。



起初我們沒有察覺應何時下車,但當我們看到車上穿上浴衣的日本人一同下車後,也不禁跟隨他們,原來他們也是於夢館租借服飾的,這亦可證明不單止外國的遊人,連本地的日本人也會光顧這些服裝店租借和服及浴衣。





 



回到夢館後,我們便分開樓層更換衣服。







W小姐整理好後,我們便步行到一街之隔的Citadines京都烏丸五条酒店稍作休息。








酒店的大門沒有華麗的裝潢,入內後需要穿過陰暗的走廊才到達酒店的大堂。我們先往櫃檯登記,取回行李後便往位於7樓的房間去。



 






這晚我們入住的是雙人房,設有迷你的廚房可供簡單的煮食,而且房間的空間比想像中更寬敞。房間間隔分明,甚至可勉強劃分為睡房、客廳及廚房。房間位於7樓,屬於酒店的高層,不過窗外卻沒有什麼景色。




 



稍休一會後,我們便再次出發,準備往京都塔去。我們從酒店步行到附近的車站坐地下鐵往一站之隔的京都站。






到達後,我們便沿指示向京都塔的方向走,穿過古舊的商場後,便來到京都塔的售票亭。









京都塔於1964年啟用,塔高131米,除了觀光塔外,塔下的商場還包括酒店、商店、食肆及浴場。京都塔的外表如燈塔,但亦有傳聞認為京都塔的外形像蠟燭及燭台,為的是要保留京都古舊而純樸的作風。於70年代建造的京都塔,沒有採用流行的鋼骨結構(如巴黎鐵塔等),卻大膽改用了封閉式的單體殼結構,沒有使用任何鋼架,而改以筒狀塔體來承載全體,令外表可以更具設計的彈性。







 



京都塔的參觀費為¥770,相對其他的景點來說是稍為昂貴。購票後,我們便乘旁邊的升降機到11樓的入口。京都塔的內部結構一共有5層,其中T1T3層位於塔的底部。我們需於T1層進場,乘坐專用的升降機往其他的樓層參觀。




一如其他觀光塔的傳統,我們隨升降機先往最高的展望層去,然後才慢慢往下走。



T5T4的展望台沒有太大的分別,均可一覽京都的全景,如天氣許可,更可遠眺大阪市的風光,而眼前最注目的景色當然是跟下的京都車站。





 



來到京都塔,我們又怎會錯過紀念印章及金幣呢!京都塔亦有提供專用的紙張供遊客蓋印,更具紀念價值。




此外,這裡亦有售賣「日本20塔全制霸認定証」,供遊客儲齊20個紀念塔的獨特印章。不過這個2006年的版本,相信仍未包括2012年新開幕之東京晴空塔。這裡亦有展出20紀念塔的金幣,一看之下發覺我只有到過當中4個,全位於關西,包括通天閣、京都塔、空中庭園及神戶塔。





 





另外,京都塔設有多個望遠鏡,而且不用收費,遊人也爭相觀看。姑勿論這一帶有沒有什麼景色,但可以說的是這個望遠鏡的放大功能非常厲害,可清楚看到街上的市民,十分有趣,當然不可以作偷窺呢!





 



到過兩層展望室後,我們便乘升降機返回大堂,期間服務員會於T3T2層停下,讓有需要的乘客出入。T3層設有觀景餐廳,而T2層則為活動會場,所以我們沒有多作參觀便離去。




 





京都塔亦有設立吉祥物,名為TAWAWA君,於2004(即京都塔建成40周年)誕生,取代服務了40個年頭的孖生兄弟Noppon,成為新一代的標記。



 




離開展望層,我們便收到登塔前拍紀念照的樣版,不過我們最後也沒有選擇訂購,怎料工作人員亦把該張相版送給我們。我們沿指定的路線走,一路上也是購買紀念品的專櫃,但數量及款式也不是太多,吸引力略嫌不足。這裡亦擺放了哈哈鏡等玩意,足見其歷史之久。





 



除了紀念幣的售賣機外,這裡亦有一部「新聞販賣機」,可以讓遊客找回紀念日子的頭版新聞,倒是有趣,不過收費¥400令我們卻步。





 



步出地下古舊的特賣場後,我們便往對面的京都車站去。



京都車站為京都市內最大型的交通交匯處,集JR西日本、JR東海、近鐵、地下鐵、巴士等線路於一體的綜合型車站。




而除了車站外,附設的大型商場亦設有不同種類的商店及食肆,方便旅客。



 




我們來到車站外的廣場,遇上音樂噴水表演,看畢後我們便打算往車站內的食店晚膳。




我們於商場內的食街走了一會,最後於一間名為冨士屋的日式料理餐廳進膳。



我們各自叫了一個套餐,W小姐吃的是刺身跟天婦羅的料理,而我要的則是季節料理,整體來說食物的質素亦不俗。











吃飽後,我們見時間不早,便取消了前往伏見稻荷大社的念頭。離開車站後,我們便於附近亂逛,於YODOBASHI走了一轉,但沒有什麼收獲,亦發覺日本雖然貴為電子產品的一大龍頭,但其本地貨品的價格亦不便宜,相對來說香港的的確比較超值,怪不得那麼人遊客遠道而來購買。最後,我們便乘地下鐵返回五条站。





 



返回到酒店前,我們於附近通宵營業的便利店及超級市場逛逛,買了點食物作宵夜。




回到酒店房間,我們便趕緊把行李收拾妥當。






如是者輾轉間又到了深夜,我倆便於睡前吃吃宵夜。這晚我們吃的有加大裝日式炒麵、肉丸、雪糕、西瓜味汽水及咖啡。







炒麵雖貴(大概要二三十港幣一盒),但味道卻是比想像中好,尤其是那包沙律醬,跟炒麵非常合拍,配上肉丸更可謂一絕。






而那杯士多啤梨牛奶味的雪糕又是另一份驚喜,雖然雪糕有點溶掉,但味道也算不錯。





 



吃飽後,我們很快便去睡覺,希望睡一覺好的,迎接於日本的最後一天。來到行程的最後一天,我們會多作休息,直到退房後便會直接乘鐵路往機場去,告別這次的日本之旅!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plus 的頭像
Cplus

!~ 施情寡意 Living Like A Traveller ~!

Cpl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